从《自私的基因》到《裸猿三部曲》看反人文主义思想:你和动物其实没有区别。如何评价这种反人文主义思想?
“从人文主义模式来看,人和其他动物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所以人应该用比动物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用科学模式看待世界的人就不这么想。他们就觉得,人和动物其实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那些看似复杂的人类行为,其实也都是由最基本的生理欲望所驱使的。这种从科学模式诞生出的反人文主义的思想,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流行。很多学者都站在这一立场上著书立说,而且收获了大批信徒,就比如脍炙人口的畅销书《自私的基因》《裸猿三部曲》等等。”——安争鸣。
如何评价这种反人文主义思想?以下是一些网友的评论,内容来自互联网。
人本主义、人文精神,其核心观念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即人是目的而非单纯的手段,以使每个人成人。这里的目的不是超越界的目的,因为无论其是否有目的,超越界并不可知可把握,能把握的是现世的自身,所以这目的只能是人的,人要关注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人类超强的精神力导致超强的对未来的预想和忧虑,尤其对死后世界的想像而产生的虚无和恐惧,导致对意义的追求。所以很多智者教人要「尽人事听天命」「活在当下」方能消解很多无谓的忧虑。另一种方式则是建构一个想像的超越界,使所有人将自身的意义安放其上,进而化解焦虑。但后一种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大弊病,比如殷商的人祭、中世纪的宗教迫害,直到人本主义出现,乃至政教分离、信仰自由。整体而言,我也推崇人本主义,它更简单直接,而且也不排斥信仰,只是以人作为主体,信仰是为人服务,不是人为信仰服务。
我建议自私的基因这本您可以再阅读一下,他中间有一观点是,所有你认为博爱无私,的人文主义行为,其背后都可由自私的基因这机制而产生。也有引出弥,meme的概念,来告诉你文化也是像生命一样有自我复制的特质。你说他反人文主义,我倒觉得他是给你说的人文主义提供演化上的基础。
我有种很奇怪的想法,为什么人都要自证合理,明明是一切都超出我们的认知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合理即谎言……“基因没有意识,演化没有方向;都只是适应客观的随机与涌现而已……”能意识到这里,“人”就已经不是一堆基因的简单组合啦!体现自由意志的是:选择。从基础去概括,然后并将之归为一类的分类太宽泛。就比如普通的程序代码和人工智能的代码的底层都是0与1,但两者的差别是云泥之别。
个人观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不矛盾,复杂和高尚的行为确实是可以用简单和自私行为去解构的。就比如经济学,虽然在最底层假设人类的行为是自私自利,但是却可以通过博弈论这样研究智能个体之间复杂交互的理论推导出一个有秩序和道德的社会。又好像人的基因和猿猴只差1%不到,人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的,而不是来自本能。Steven Pinker对于《自私的基因》有一段很经典的描述:”基因是自私的不代表人是自私的,因为你要大于你的基因。“所以反人文主义的前提可能是对的,但是它们的推导过程过于简单粗暴,他们的拥趸也大多是对科学只知一二,只是正好找到了符合他们政治立场和对世界想象的学说而已。反人文主义最大的问题还是它不能自洽,因为如果你要从某种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去合理化一些人类行为就必须要面对科学的存在本身。科学是人类追求理性和自洽的产物,可人类又为什么要追求理性和自洽呢?如果真的是有口饭吃就行或者繁衍下去就可以,那么科学这么昂贵又对个体和基因没什么好处的东西应该永远就不会出现才对。
以前看奥修的书,他有一次去探望因病快死的前大学同事,他同事对她诉说对死亡的恐惧!! 他却说:放心你部会死的,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活着! ! 他同事一开始很生气,但后来也承认他说的对~~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思考那些毫无意义,我们每天就为三餐生活劳碌奔波,如同禽兽一般!!
我渴望思维的自由和想像空间。那是我唯一的私人空间,是我的秘密基地,是我可以最舒适,可以成为自己的一个空间。关键是写这些书的作者都生活在非常优越且充满人文主义的社会里享受着比较高的道德和完善的法律。这就类似于生活在自由世界的学者写反自由的书,生活在福利社会社会的学者写反福利的书,当然这是出版自由,可是却会被第三世界国家利用,拿来论证人权都是假的,自由不好,福利不好。
阅读的目的是让人学会举一反三,比如一个俗人总想钱,做什么事都是以钱为目的,那么肯定认为他缺钱,或者贪婪,因钱丧失人性和道德标准的案例太多了,所以他的三观舒适圈会影响他的同温层但不会影响读过很多书的人的思想与三观。
把自私基因和裸猿视作反人文主义是不妥的。人类的很多行为受着演化和大自然环境的制约是无庸置疑的。这两部书只是说明这种制约,使我们更明白自己的某些行为。但人文主义是人类演化成大规模群体之后的发展,这些行为不一定能通过上述两种机制去说明的。譬如:生育率随着经济发展而下降就是一例。
但我仍然相信,反人文社会主义的出现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转折,一个必经之路,一个文化,社会文化。就像是我们一路走过来的历史里,有着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名称。出现的艺术,表达的思想都非常符合那时的时代。现在的艺术不是与AI 结合吗?这也可能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AI 反人文主义时代。
尊严是生存在社会的加分项目,本质上还是增加自己的生存机率,但我不认为科学主义等于反人文主义,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在探索人类的可能性。例如佛家金刚经谈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同时表达了人这个框架和固有特质是存在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种认知和生物特性),但我们是有不受人类这个生物框架的可能性.(佛家我个人归类在人文主义非宗教类)。
人文主义不可能是一个完备的解释体系,它只能是个价值体系,它无法在不依赖“灵魂假设”或者“生物学假设”的前提下去解释“实然”“是什么”的问题,因此它要么承认人的生物性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心灵系统(灵魂),要么就承认人就是个复杂的动物。要么以宗教为根基,要么以科学为根基,而人文主义恰恰是即反对宗教又排斥科学,试图搞出第三个体系,这是法兰西学者的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的道路。但事实上,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它除了带来价值的虚无主义之外,不会收获其他的东西。小鸣的疑惑说明你开始真正接触到西方思想的脉络了。它绝不是中文圈知识分子过去那种浅薄的理解。西方的思想传统式拥有严谨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应该怎么样的论证过程的。如果你不明白美国为什么科学昌明的同时又宗教繁荣,为什么法国人文知识分子不为英美保守主义所待见,为什么激进主义总是产生于法兰西,为什么撒切尔夫人会说“惹事的总是欧洲大陆,擦屁股的总是英美”,为什么中文圈知识分子总是更亲近法国人文主义。欢迎小鸣正式进入西方思想史的门槛。你过去的思想无非是“法兰西式”的,仅仅是西方思想的一小部分而已。
对于许多现代人文和社会科学界人士来说,人性并不存在,只有本土文化的建构,否则,改变我们的本性和行为的希望就会破灭。这种观点很混乱。即使否认普遍的人性,只坚持本土文化的差异,也已经构成了对人性的主张: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只有人类,完全取决于文化。这恰恰是错误的: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受到先天和后天、基因和环境(包括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
人很难接受自己是动物的这一个事实,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动物都是低贱,粗俗,恶心的,不值得被爱的,你看看现在那些动物农场就是了,动物可以被人随便宰杀,虐待,毫无人性地被对待。所以当他们将动物和人在概念上做等号的时候,模糊地,并潜意识地就会将对动物的那一套残酷,对应在人身上,导致自己无法接受这一个事实。殊不知,无论什么生命都是值得被爱的,无论什么生命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以上是网友们的评论,来自互联网。最后,小编我想说:你怎么知道动物没有尊严不需要尊严?你又不是人家,你只是从自己的视角去判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