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1555 篇
  • 评论总数:8 条
  • 分类总数:4 个
  • 最后更新:11月8日
原创草根

如何评价太宰治《人间失格》这本书?

本文阅读 7 分钟
首页 草根 正文

“真实的人生绝对比虚构的人生更虚构(因为人性的毒.没人敢真实诉之于笔.有.也不准出版.).......所以虚构的作品无论多虚构绝对不会超出真实人生的范畴......所以虚构的作品再真实不过了”——安争鸣。

人间失格

如何评价太宰治《人间失格》这本书?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评论。

1、存在主义是个筐,几乎没有装不进去的故事。把《人间失格》嵌入存在主义的框架,可以得到相当顺畅的解读,但丧失了很多韵味。

2、阅读非虚构的并不一定会被变成工具人,说不定能改变世界。太宰治如果遇见上帝还能写出文学民名著「人间失格」吗?我不会把太宰治和沙特加缪放一起,然后把他的生存焦虑和军国主义连系来讲(我还没听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倒是后来出现的一本叫<人间便利店>的小说,让人觉得自我自群体解离或许是某种日本社会特有的东西。

3、有人说「人间失格」和「松子的一生」对比,后者较具反抗命运的积极意识,虽然如此,但我在看后者时流的泪比前者还多。因为前者没有什么比较性,叶藏从小到大都很痛苦,但松子却是即便努力反抗命运仍一步步走向深渊。

4、世间绝大多数人都陷入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其中多数为不自觉,或者否认的。一边说形而上不存在,没有超越界,非科学验证的不存在之类,一边又要自己的小孩或者学生要奋发向上。在这些人的世界观内,死了什么都没有,那这些人为何奋斗?过去台湾的中研院院士有一位先生大方承认自己是无神论者,说自己的人生是黑白的,人生目的吃饭睡觉生小孩交朋友。我赞同他承认的勇气,很多年过去了,希望他可以脱离这样思想上的绝望监狱。苏格拉底早已说过,死亡无非两种可能性,若没有死后的世界,代表死了一了百了,这不等于无梦的安眠吗?若死后灵魂不灭,那不就可以与自己神交已久的先贤们共同参讨哲学问题了吗?先贤们列出的这些假说都是先贤的看法,我们与先贤走在同一条道上的,没有必要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进,但是要藉由先贤的脚印去认准自己的目标在哪个方向。人不能没有信仰,但是不要把错的事物当成信仰,追逐空中楼阁注定失败。宗教不等于信仰,宗教崇拜的终究是人,世间多数信教者,求的无非是功名利禄、身体健康最好长命百岁,无灾无难,最后沦为一场交易,奉献多少,可以折免多少罪业,奉献更多,可以取得死后无上荣耀,不蠢吗?每个人都不同,不要模仿别人,问问自己是谁,从哪边来,又要往哪边去。三个问题搞清楚两个,这辈子就不会迷茫了。

5、认识到世界是恶的,又选择(实际人并不能选择什么)积极的生活下去,没有比这更荒谬可笑的了。太宰治的作品,对今天这个节点的世界很有意义,但是主流世界是遵循那种世界之恶的,显得极其虚伪不可能真正去理解一个软弱可欺的普通人就像一个天真的婴儿是如何被世界一步步驯化的,只不过有些人注定是失败的标本。我知道可能会有在这种消极面对现实的人中一定有更坚决和真诚的作品,只是有文化壁垒无所知晓,希望播主更分享更多这类作品。

6、如果一个人在浑浑噩噩的幸福中过完了所谓美满的人生,还不如早日认识到现实的荒谬,引发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即便只是丧,那也算是思考过生命与存在的话题。只有这种级别的思考,才触碰到精神与灵魂,否则都是作为工具人而僵硬地活着,即便存活的日子再长,灵魂也从来没有鲜活过。

7、把自我从社会剥离出来的写作传统是日本文学里一个颇常见的现象。这种对群体的陌生化处理可以是种普遍的精神状态。日本在这方面表现尤其明显而又自救无力。

8、在颓丧中找积极, 就如在葬礼中拍手庆祝。就如济公在丧礼上大口吃肉喝酒的那种。所以还是要想办法找到快乐,找到更高级的快乐,先入世后出世。欣赏艺术这种形而上的东西需要慧根,不然看了老半天还是看成形而下。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我喜欢伊藤润二的漫改版。

原创文章,作者:胖猫二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baba.com/archives/203/
哪里的年轻人最不幸福?
« 上一篇 05-18
《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下一篇 » 05-19